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回复: 0

致股东的信:与投资者交流的桥梁

[复制链接]

68

主题

0

回帖

214

积分

积分
214
发表于 2021-6-1 10: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到春天,各公司的年报就纷至沓来。如果你买股票或者身边人买的话,必然会关注它们。不得不承认,多数年报都是陈词滥调,但也有一些文字曼妙有趣。美林公司(MerrilLynch,1941年,华尔街上第一个发行企业年报的公司)年报的文笔就很优美,而麦当劳则是一如既往地“好年景、好产品、好数据”。
  一些人认为,年报开始变得陈旧、迂腐,毫无价值,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公司有各种信息发布方式。在美国,SEC档案、季报、股东委托书、甚至雅虎财经,有更多的信息和趋势分析、股价、所有权、高管年薪,无论在公司网站还是SEC上,都能找到它们,为你的投资决策佐证。专业的投资者迅速丢弃了那些一度引为心头好的年报,至于对冲基金、共同基金、抚恤基金,对他们来讲都毫无价值。你好像听到了一摞摞废纸被扔到垃圾箱里的坠落声。
  在美国,年报曾经一度尤为必要。纽交所要求每间上市公司必须向股东发送年报——其中有关键数据和公司地址。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要求公司定期提交报告。那段时间,这都是非常有用的资料:新闻机构乐于收集,专业投资者会仔细研读。但如今,年报果真失去魅力了么?
  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便是十足的“反例”。人们已经淡忘了它骨子里的 “年报”身份,而把这封最长和最易懂的信,当作了价值投资者的学习范本。这种真实和直接的交流改变了年报的原有气质,成为CEO和董事会与公众沟通的绝佳手段,以及面向所有股东感情丰沛的演说词。
  当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与比尔.盖茨谈论美国股票市场的神秘性时,盖茨说只有一个人了解它,那就是巴菲特。盖茨还说,回到美国后将把巴菲特最新年度报告寄给江泽民。他确实这样做了。
  巴菲特的信并非是个可以轻易复制的模板,但多数公司已经改变了韬光养晦的做法,它们开始利用这个微妙的交流机会传达业绩之外的其他信息。如BP的CEO在致股东信中,为墨西哥湾事件诚恳致歉,以此来弥补股东和董事会流失的信任,达到修复声誉之效,公众形象也得以重新定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4:49 , Processed in 0.1029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