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回复: 0

《孤独者生存》(9) ——你能从后视镜看到未来吗?

[复制链接]

65

主题

0

回帖

205

积分

积分
205
发表于 2021-6-1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章、你能从后视镜看到未来吗?
                  “在天使害怕交易的地方,傻瓜会蜂拥而入。”
                        ――雷.迪福  
  假设你坐在了一辆飞驰的车上,当你对欣赏窗外的风景感到无聊时,你突然想问一下司机为什么会将车开得又快又稳,司机得意地告诉你,他开车从不看前方,他只注意车旁的后视镜,通过从后视镜中看到的物体及路人的活动情况来分析前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然后只管往前开就是了。这时你的想法多半是:不是你疯了就是他疯了,乘他还没撞上前面的什么东西之前赶紧下车。
  现实中你是不会相信这种疯狂的司机的,但是在投资股票这个问题,绝大部分人对这种只根据过去的股价运动来分析未来变化的的技术分析却奉若神明,迷信得特别厉害。
  在多次遭到这种极端疯狂的“司机”的伤害后,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规定了林奇第二准则:你不能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
  当然,这个例子是建立在谁都可以看清前面的基础上,但在证券市场中是谁也无法看清前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的,这时如果有司机宣传能够从后视镜中看到的情况分析前面将会发生什么,为了乘上投资致富的快车,多半还是会有人相信的。
  任何人对未来变化的预测都是基于已有的资料,所以帕特里克.亨利说,预测未来的惟一途径就在于过去。  
  (一)、技术分析漫谈
  东方谚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西方谚语说:图表不会说谎,不是图表错了,而是看图的人错了。同样一张图,由于看图的人的观点差异,采用的方法与策略不同,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答案。
  (二)、技术分析的基础:
  美国技术分析大师约翰.墨菲在《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中总结道,技术分析有三个基本假定或者说前提条件:
  1、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
  2、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
  3、历史会重演。
  (1)“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构成了技术分析的基础,其实质含义其实就是价格变化必定反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所有因素最终必将通过市场反映出来,所以研究价格走势就够了。
  (2)“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是技术分析的核心,趋势一旦形成很难反转,趋势是你的朋友。
  (3)“历史会重演”是技术分析的经验性总结,人类的投机心理与行为象远山一样古老,过去与今天不会有什么不同。 
  (三)、永远的技术分析大师――伟大的道氏!
  两个重要的易被忽视的道氏理论的基本定理 :  
  1、“非人为操纵性定理”:
  在主波水平上,股票市场不可能被人为操纵。
  市场的主要运动方向,一定是市场投资人心理上最难以承受的方向,也一定是最出乎市场投资人意外的方向。市场的这种能力,不是源于无所不能的“庄家”的存在,而是来源于证券市场“零和博弈”的游戏规则。而证券市场决不可能被人为操纵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证券市场的完全自愿的市场交易规则。
  2、“股价波动分级”定理:
  股价指数可分解为三个级别的运动:主波;次波;日间杂波。
  主波是投资家获利的基础,而次波和日间杂波是证券期货市场存在及正常运转的基础。
  次波的主要功能是隐蔽主波,使其真正意图不被大多数投资人所觉察。在证券市场上,大多数投资人在大多数时候是错的。而这个错误主要是被次波动所诱导。使大多数投资人走向错误的操作方向,从而保证只有少数人成为最终赢家,最终使以“零和博弈”为特征的证券期货投资游戏规则得以维护。
  日常杂波的主要功能是诱导大多数投资人,使其时常能尝到某种甜头。几乎所有投资人都有过在证券市场上赚钱的经历,这种赚钱的经历,诱使一拨一拨的投资人不断上钩。证券期货市场一方面以“零和博弈”为特征,从而决定只有少数人能成为最终赢家。但另一方面,证券期货市场又能够长兴不衰,并且日益扩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日间杂波诱导一代一代的投资人不断为市场注入新的资金。
  因此可以综合地说,大多数投资人在证券期货市场上是在次波和日间杂波的水平上赚小钱,但在主波的水平上输大钱,因此成为最终的输家。而少数高明的职业投资家则是在次波和日间杂波的水平上输小钱,但在主波的水平上赚大钱,因此成为最终的赢家。
  (四)技术分析的变种:跟庄!
  一、庄家操纵股价的基础  
  1、就阶段性波动而言,股市是一场零和竞局
  企业与经济的总体成长本身是较慢的,极少出现大起大落的表现,其本身在一到半年内的阶段中是相对变动不大的,在资金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人所赢的就是另一个人输的。所以从阶段性波动来考察,股市更象一场零和竞局。
  2、零和竞局中的博弈规则
  在象棋残局和五子棋中都存在很多定式,如单兵难破士象全等等。一旦走出这种定式则胜负已判,因为只要应对不出错,则胜负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在理想情况下,胜负是必然的。
  高水平的比赛中,此时比赛往往会自动停止,因为落后的一方会自动认输。但低水平的比赛中则往往并非如此,常常是一个胜负已分的定式已经走出来了,但双方都没有能力看出来;而继续走下去,最后的胜负如何还不一定。即使是高水平的比赛有时也因棋手的作风非常“顽强”,他们往往在落后很大的情况下仍然寻求翻盘的机会,他们的对手必须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他们翻盘成功,反胜为败。在这里,主动的认输是把比赛看成理想博弈,坚持到最后等待对手犯错误则是现实博弈的思路。
  3、股市中的零和竞局是现实博弈
  股市中绝大多数散户不是专业投资者,甚至是连除权都分不清楚的新股民,他们的行为大多不是理性的,甚至是低级水平的,庄家成功的基础立在这样的土壤中,主力作盘很像是围棋中的欺招,明知无理,只要对方无所察觉,这棋就能赢。而有些聪明的散户高手能识破庄家的欺招,但出于获利的目的,也参与了庄家行为的炒作,从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庄家的气焰。
  股市中人大部分是进行现实博弈,一小部分是尽量向理想博弈靠拢的投资者,股市就在各种各样的人的行为作用下,慢慢趋同于长期效率市场。
  二、跟庄一定能赢吗?
  在跟庄这个方面,投资者必须问自己三个问题:
  1、庄家是谁?
  2、庄家能够战胜市场吗?
  3、你能战胜庄家吗?
  4、你能通过战胜庄家来战胜市场吗?
  (1)庄家是谁?
  绝大多数投资人,有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磨练以后,会从心里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市场力量的存在。在美国等发达的市场国家,人们常常用“看不见的手”来描述这股神秘的力量。在中国,人们目前在用“庄家”来描述这股神秘的力量。
  老欧曾对庄家进行了形象的描述:
  “它是市场中一种引导主流思路的主流资金,是一群(或许是不谋而和的一伙),有时你或许只看到其中的一个闪现在股海中,但一瞬就消失了,因为它要隐蔽,成为少数者,必须成为少数者,它才会成功!它要把握好这种度,极力避免成为大多数,如果它彻底暴露了,它就面临被一群清除的危险。  
  你不必刻意去寻找。那一群正在暗中看着你以及所有寻找它的人!它们在伺机而动。如果你自作聪明想找出其中的某个家伙,那你就要落入它的陷阱了,它正等待你的行动!  
  你最好不要企图找出那一个来,对可能的一群给予关注即可!一叶可以障目,森林却是难隐身形!  
  因为那是一种潮流,一群也不过是架在潮流上的小舟而已!只是它更早一点看到了潮流并驶入它而已。离开潮流,孤舟难存!  
  你需要的是眼光,看到潮流,看到有小舟在驶入那潮流的眼光!而不必去时时去寻找条条小舟,否则你有淹没在股海中的危险!即使很大的资金如果不顺应潮流,自持资金大,将控盘能力和赚钱能力等同起来,长久看必然是极其危险的!
  大潮流,既是大“庄家”!
  那些以为凭着资金实力就可以为所欲为的人必将被大潮吞没,市场中每年都发生几艘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故事。
  简而言之,庄家就是抓住大潮流的人的集合。
  (2)庄家能够战胜市场吗?
  问到这个问题时,中科创业的十个跌停盘、亿安科技从126滑至20元的惨状仍历历在目,投资者以为这些不过是少数庄家的失败战例,不足以作判断的依据,但是历史数据不会骗人。
  以市场最发达,历史数据最完备的美国来看,有两种人最接近投资人心目中的庄家的概念。一类为外线投资人(或机构);另一类为内线投资人(或机构)。
  当外线投资机构操作人由于财力雄厚而能够影响市场价格时,他便面临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即如何控制自己的“度”,如何不使自己成为市场上的“多数”。创造账面赢利(浮动利润)的业绩是十分容易的,但是要想获得实际赢利则十分困难。当操作者由垄断性操作而获利后,他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理欲望,很难不使自己逾越区分多数与少数的“度”的界线,而最终走向自己的反面。
  而根据多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内线投资人的投资业绩十分平淡。这种统计数据再次验证了股票价格的确定受多项复杂因素的影响,是企业经营状况,经济整体环境及市场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内线投资人虽然得就近观察之利,但也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
  即使这两类操作逃过了执法机构的监管,多项历史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企图操纵市场的操作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在中国目前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虽然这类违规操作的市场行为比较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更容易发生,但是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其长期稳定获利的能力;而从长远发展看,这类市场行为将越来越不容于发育成熟的二级市场。
  显然没有任何庄家能够通过长期操纵市场来获利。
  (3)你能战胜庄家吗?
  巴菲特说过:“我从来没有在与一个混蛋的哪一次买卖中获利。”
  显然,绝大部分庄家都是一群无耻的混蛋,与混蛋做买卖无异于与虎谋皮。如果与庄家斗,那么你永远在明处,他永远在暗处,很多人买卖的依据仅仅是庄家有没有出货,随着庄家操纵的价格的方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判断庄家的反复出货、进货行动,因为只有庄家自己知道自己控制了多少筹码、还有多少后续资金、准备拉抬到什么价位,在各方面信息都占劣势的你是不可能知道这些,也永远不可能战胜它的,你所得到的永远只能是庄家为了诱使你进场的蝇头小利。
  (4)你能通过战胜庄家来战胜市场吗?
  绝大多数庄家不可能战胜市场,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战胜庄家,显然要想通过战胜庄家来战胜市场无异于缘木求鱼,难上加难。
  当然,不可否认跟住一些主流庄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我自己的操作也不断证明了这点。但是其本质原因是这些主流庄家本身是顺应市场大潮流的,我所战胜的是市场本身,而不是战胜了庄家。
  好股必然有强庄,强庄未必是好股,舍本求末是要不得的,研究市场本身、研究企业本身是战胜庄家的唯一渠道。
  (五)、我的技术分析观
  1、对于一个想真正成熟的投资者而言,技术分析(包括各种长、短线交易技巧)是必须要学习的。
  应该花两到三年的时间将其弄懂弄透,不了解一个工具的真正效用,而妄谈这种工具的无效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不会游泳就对别人游泳的水平妄加评论显然是不合适的。
  人有一种尝试各种方法的习惯,在他没有找到对他来说最为有效的方法时尤其如此,不去学习研究、碰一个头破血流,就不能牢牢记住和理解它的危害,对于一个小孩而言,没有被火烧到是不会怕火的,有机会他还是想去试试看。早期的小错误多犯一点不要紧,代价相对低廉,等到资金已经很大时再来尝试,跌倒一次,也许永远也爬不起来。
  应该说技术分析能够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长期流传下来,必然有其优秀的地方,在某些时候用得好能够回避一定的市场风险,提高选股成功率。但是知道可以用与知道怎样用是两回事。
  2、搞透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后,才知道为什么要谨慎地使用。
  对技术分析研究得越透,越能了解它的危害,以前我总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说出“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样的话。现在终于有所明白:知道真正知识的效用后,才会对无用知识的泛滥感到痛恨。一句偏激的话并不意味着他否定一切,只能说对他自己的警醒。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大多建立在为短线交易服务的目的上,强调抓住有价值的价格变动的时机,但是既然你认为依靠这种技术能够抓住时机,你就会时刻想加以运用,任何先进的技术分析技巧都不能脱离频繁买卖的陷井,所谓的短线麻雀生存战术只能掩盖投机者对风险控制的无知。
  有谁有耐心一开始就对技术分析研究十年,恐怕很少有人作到,有一个投资天才作到了,但他最终放弃了这种方法,这个人就是巴菲特。
  3、抓住技术分析效用的精华。
  技术分析是一种观测市场状况的工具,它能够直观地显示市场的情绪是处于恐慌还是贪婪状态及投机活跃程度。投资者可以依据这些观察结果来确定一个大致合理的价格区间。
  把技术分析视为预测工具,只能导致预测失败。
  技术分析是抓时机的工具,成功的使用在于有限制地服务于长线操作的特定买卖时候,大部分时间都不要使用,简单持有反而是最有效的技术。
  (六)技术分析批判
  1、你不能从后视镜看到未来。
  技术分析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告诉你市场中发生了什么,但是你所看到的东西与将要发生的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有联系,但这些因素也并不一定马上发生作用;即使会马上起作用,你判断的方向与市场的真实方向相符的也不会超过40%,等于无用。
  2、在你最该买入与卖出的时候,技术分析给你的往往是相反的指导。
  在你最该买入的时候,你往往觉得技术形态极坏、弱者恒弱、没有庄家、大盘还没见底......而错过了最该买入的机会;相反,在你最该卖出的时候,你往往觉得技术形态向好、突破后空间无限、强者恒强、有大庄未出逃、大盘仍有一冲.....而错过了最该卖出的价位。
  3、频繁买卖、妄图抓住每一次机会。
  技术分析过于机械,总是尽力给你提供买卖建议,历史已经证明,短线必亡。
  (七)我运用技术分析的三次转变。
  1、学习各种主要技术分析方法。(早期)
  结论:在学会了通过这些方法对市场的综合观察后,觉得所有技术分析方法都没什么用,不能依据它们进行有效的买卖。
  2、跟庄。(近期)
  结论:不是所有庄家都可以赚到大钱,只有抓住主流庄家才能得到较高利润。强度分析是发现主流庄家的好办法,缺点是等你发现并且可以确认了主流庄家之后,往往已离开其成本很远,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个位置不具备长期投资的安全性。
  3、反技术分析与反庄家 。(现在与未来)
  结论:在我的眼里,投资只有两个问题:是不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优秀企业,是不是安全理性的价格。
  (八)老欧总结的几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与指标
  选择技术分析工具的原则要“简单实用”!  
  1、趋势线、移动平均线--最基本的方向工具   
  趋势线以及移动平均线是跟踪长期趋势最简洁有效工具。移动平均线实际是趋势线的平滑,实际应用效果更好。如:设定长期移动平均线作为市场长期波动的中轴,2-3次的远离作为长期顶部或底部区域。个股与大势皆可使用。
  长期趋势的确认要等待明确的信号,一个长期的变动,迟1-2周,甚至一个月,事后看都不算迟。当然,有时领涨股的时机在大势开始不久就十分明确了。
  2、回档百分比--实用的时机区域测量工具。   
  正常的回档是趋势延续的必要条件。
  精确的百分比数并不重要,在百分比上更能体现“模糊的正确”这句话。过于精确的测量常常是错误的开始。只需知道一个核心百分比即可。如:升幅的50%或股价的50%  
  百分比的贡献是提供一个大体的区域,而不是精确的交易点。
     一些小技巧如整数位、缺口,可作为百分比的有益补充。
  百分比的尺度,也是测量持股心理承受力晴雨表,随着百分比的增加人们的情绪象温度计一样变化。
  3、支撑、阻力--观察价格、成交量变化的重要手段。
  短期潜在支撑阻力的变化只能作为一种观察手段,重要的是从中发现长期阻力支撑变化的先兆。不能以为对短期波动的规律有了较多了解,就可以进进出出。
  4、预期突破、预创新高--把握先机的非常有用的概念。  
  前期的长期底部构成强烈的支撑,短期投机者对该股已失去兴趣,价格的波动已很小,从成交量上看长期亦无明显的大量抛售。
  而此时企业的基本情况继续向前发展(不等于盈利大幅增长),所处产业成长潜力依然巨大。随着1-2周低量的出现,股价开始走强,成交显示有眼光有耐心的长线资金渐渐进场买入。买入是在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的, 其买入者可能是了解公司的内部人员,也可能是从事长期投资的散户大户,也可能是看好他的主流资金,可能是一个 ,也可能是一伙,你不必猜疑,只需判断有眼光的擅长长期投资的 那一类人对该企业的价格开始形成“共识”。随着买入的增加,价格稳步盘升(距最低点一般15%的上涨)之后,1-2周的盘整,
  预期突破就在眼前了!
  预创新高指的是股价筑出底部之后,价格距离6-12月的最高价(甚至是历史最高价)仅剩5%-10%距离,利用人们的恐高心理,股票在做最后的换手--从短期不坚定者向长期看好者集中,酝酿着最后的一冲。
  预创新高的背后是企业的基本情况在发生长远意义的新进展。正是如此支持着股价的新高,支持着新高一被突破,将成为未来再也难见的价格!
  新股的最高点可能会少于6-12月。
  周期性股票,夕阳产业中的成长股,竞争优势股,公共事业股,等等因行业的特性本就不同,价格波动方式也有所不同,时机更是不同。需要在各类股票的实践中总结。例如:对周期性的股票,你如果采取突破买入,创新高买入,那可能都是顶了。而超级竞争力的成长行业股票,新高常常是历史大底。  
  5、相对强度--选择股票的简单实用的工具。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只股票自身价格相对过去运动力度,一个长期上升的趋势。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只股票价格相对于其他股票的涨幅表现。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个新高价,短期新高,6-12月新高,更可以是历史新高。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种股票的高价格,高价股常常具有高素质,高价本身就意味着与众不同的表现。
  相对强度可以是优秀基金的买入和持有,更是理性投资者对股票素质的认同。代表着股票市场最富眼光资金的力量。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是一类股票的超群表现,更可以是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对强度是衡量自己观点的最有效最客观的工具。
  (九)最佳技术分析教材
  孙子的伟大就在于他虽然是一个战术专家,但他却是一个慎战的战略家,他并不提倡靠着他高超的战术时刻战斗,他的书中时刻强调着具备或创造出各种的有利条件才战斗,“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百胜才能百战,而不战而胜的战略才是最高境界。
  《孙子兵法》摘要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待敌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知彼知已,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4:48 , Processed in 0.0998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