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回复: 0

严防资金大量流入投机市场

[复制链接]

62

主题

0

回帖

196

积分

积分
196
发表于 2021-6-1 10: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港《文汇报》9日刊文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中央高层首次对产业空心化给予警告,把引导民间资金重回实业提上政府议程,可以预期,今后一段时间不仅金融政策的重心将移向服务实体经济,多年推而不动的改革,如为企业减负、优化投资环境等也有望取得进展。
  文章摘编如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产业空心化不仅催生经济泡沫,更令整个社会投机风盛,丧失创业与创新精神,动摇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基,最终恐酿成危机。中央高层首次对产业空心化给予警告,把引导民间资金重回实业提上政府议程,可以预期,今后一段时间不仅金融政策的重心将移向服务实体经济,多年推而不动的改革,如为企业减负、优化投资环境等也有望取得进展。
  实业是一国经济之根基,不过近年企业界常常形容:投资如虎,地产似猪,而实业像牛;与其辛苦喂牛,不如轻松养猪。于是出现了资本逃离实业现象。
  急着跑步或酿可怕灾难
  企业家在实业和非实业之间转换本属正常现象,但若大面积出现企业家放弃主业,将主要资金和精力投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去年温州高利贷爆煲正是给决策层拉响的第一声警报。其实,对于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学术界早就发出过警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2010年末接受访问时就提醒,中国切不可本末倒置,以虚拟经济替代实业建设。当时正值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吸引大量实业资本倾注投机。
  如今,“实业立国”仍是中国经济发展之本,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期,中国不缺资本,独独缺少艰苦奋斗、实业报国、创新发展的企业家精神。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尚未走完,此时资本便脱离实业而一味玩“虚拟”,吹大资产泡沫,无异于一个还没学会走路的孩子就急着要跑步。
  对症下药防产业空心化
  探究民间资本放弃实体经济的原因,一方面要归结为民间资本进入市场领域受限,虽然国家出台了鼓励民营资本的“新36条”,但具体政策执行及国有资本已形成既定利益格局的因素,事实上使民营资本难以真正进入。另一方面,发展实业的环境因素也不尽如人意,企业家无法对未来作出预期,因而选择将实业套现。
  因此,要防止产业空心化趋势,政府就应对症下药。首先,给予企业特别是民营创业和创新的更大自由度;其次,将土地、资金、劳动力、能源等资源的配置多向民营经济倾斜;再次,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总而言之,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该放的坚决放开、该管的切实管好”。
  高层力促金融服务实体,警惕经济【向虚】
  中新网1月9日电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日闭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海外华文媒体予以密切关注,多角度进行评述,其中一大焦点是中央力促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文章称,温家宝此次讲话最核心议题是【实体经济】,再三强调金融需服务【实体】,显示中央高度警惕经济【向虚】危机。
  香港《明报》8日发表专讯称,温家宝称【国际金融危机没有结束】,可谓中央对未来经济前景看法的定调。有学者解读,这说明中央忧虑国际经济反复,会冲击内地经济,因此多次提到确保经济发展。
  文章说,至于香港,温家宝表明“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被视为肯定香港的人民币国际化功用。
  香港《文汇报》9日发表评论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中央高层首次对产业空心化给予警告,把引导民间资金重回实业提上政府议程,可以预期,今后一段时间不仅金融政策的重心将移向服务实体经济,多年推而不动的改革,如为企业减负、优化投资环境等也有望取得进展。
  香港《大公报》9日社论指出,日前中国召开了全国的金融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出了重要指示,特别是要求金融部门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和抑制以钱炒钱活动,从而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产业空心化。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紧中,提出了这些指引确实及时和必要,成效如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全面及彻底落实风险控制。
  台湾“中央社”7日对大陆金融工作会议连发四文,多角度进行解读,标题分别为“陆金融会议 聚焦防范风险”、“学者:温助港推离岸人民币中心”、“温家宝:防止产业空心化”、“大陆金融改革 温家宝定8任务”。
  其中一篇文章称,大陆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日闭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金改8大任务,聚焦规范民间资本、地方债等风险。学者分析说,会议强调金融核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显示未来将完善监管机制。
  台湾《中国时报》文章称,五年一度的大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7日闭幕,召开金融工作会议目的,是为未来五年重大金融改革政策与方向“定调”,温家宝此次讲话最核心议题是“实体经济”,再三强调金融需服务“实体”,显示中共中央已看到大陆经济“向虚”危机。
  台湾《旺报》9日文章说,随着5年一度的大陆金融工作会议落幕,温家宝揭橥未来金融工作重点,也意味新一轮改革措施蓄势待发!
  文章引用经济学家的话进行解读,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赵庆明指出称,当前大陆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主要大型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金融业融入全球市场的程度愈深。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强调,金融会议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正凸显出备受关注的利率市场化等改革将深入推进。同时,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体现了大陆金融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追求市场化坚定不移的导向。
  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关注的一大重点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文章引用温家宝的话称,中国将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文章在谈到中国金融领域的问题及潜在风险时,注意到了温家宝强调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严防金融风险,中央力促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香港《大公报》9日发表社论说,日前中国召开了全国的金融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出了重要指示,特别是要求金融部门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和抑制以钱炒钱活动,从而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产业空心化。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紧中,提出了这些指引确实及时和必要,成效如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全面及彻底落实风险控制。
  文章摘编如下:
  日前中国召开了全国的金融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出了重要指示,特别是要求金融部门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和抑制以钱炒钱活动,从而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产业空心化。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紧中,提出了这些指引确实及时和必要,成效如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全面及彻底落实风险控制。
  当前世界的金融及经济状况日劣,发达国家财政失衡、经济不景和金融不稳等问题离解决尚远,且还将恶化,特别是欧美金融体系中累积了大量的新、旧毒资产和潜在风险,须防引发危机而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在国际环境欠佳外,近年中国国内亦同样累积了不少金融风险,最怕是内外问题并发,故及早清理险情事先拆弹。
  会议中提出的多项要求或任务,都可说是切中时弊而具有高度针对性者,包括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强化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和市场建设,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等;还要坚持金融创新与监管相协调,和防范与化解风险的工作。事实是当前的中国金融风险确已有所上升,其问题来自多个方面。在对外联系上,继过去大量热钱涌入后,最近却出现了资金外流及对人民币币值预期由升转贬的变化,而游资的大进大出显然不利于金融及经济维稳。
  在国内同样有多个风险集中点,包括:(一)楼市进入加快调整降温期后,会导致按揭信贷违约及银行坏帐率上升。(二)企业管治不善或经营环境恶化,会导致信贷坏帐上升。(四)地方融资平台滥借贷滥投资的情况不少,导致放贷银行风险上升,而这又与楼市股市炒作,及房地产、地方项目过度发展有关。(五)民间金融活动炽热,而其中有些资金来自银行及企业。(六)在当前的经济放缓阶段,企业及个人借贷的坏帐率都会有周期性上升,令银行营运受压。
  以上的风险来源大多长期存在,故非新事物,但近期情况趋紧,原因是在宏观及微观层面都有调控不足。2009年时为刺激经济,银根曾过度宽松而导致天量贷款,经货币收紧而回归正常,便出现了类似泡沫爆破后的调整阵痛,一些项目、企业因而陷入困境,而这又触发了民间高利贷等其它伴生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有些银行为逃避监管和受到民间金融活跃的引诱,通过信托投资等各种渠道实行表外交易,令实际金融数据受到扭曲,也加大了地方融资平台及民间信贷热等问题。
  显然,为长远安全计政府必须一面强化监管,另一面全面、深入地整理金融部门,包括其中的各类机构及市场。为保稳定还要准备应变基金,向受影响或牵连的单位、企业提供过渡资金。此外,宏观调控仍须继续现行的货币收紧及积极财政政策,以便维持较好的经济状况以助压抑金融风险。
  2012年01月10日综合信息
  经济, 金融, 国务院总理, 产业空心化, 企业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5:01 , Processed in 0.1099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