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罗斯通过自己的反射性理论努力读懂市场的波动,即人们的谬误影响市场,市场的反应又反过来影响人们想法的过程。下面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时泰铢暴跌的过程为例来进行说明。
1997年,泰国中央银行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度,预计泰铢会贬值20%并认为作出预测的根据很充分。然而到当年年末泰铢实际贬值超过50%。对照索罗斯的反射性理论,泰国中央银行将汇率制度由原先的固定汇率制改为浮动汇率制,反射性过程便开始启动,泰铢贬值,并且不断自我强化,泰国央行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随着泰国国内企业外汇负债增加,泰国经济基本面发生改变,进而引发外国投资者抛售泰国企业股票,企业大量裁员,失业人数增加,泰国实体经济触礁。这一切又进一步加速了泰铢的贬值。也就是说,市场价格的变化又引发了另一轮的市场价格变动。
整个过程中,量子基金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索罗斯随心所欲导演的。但是对他自身行为的批评以及对反射性理论的质疑,索罗斯很难避免。对相关的指责索罗斯并没有否认,但他同时也主张,自己的理论能够合理地解释泰国金融危机的整个过程。
用自己提出的假说预测市场变化的过程,然后通过市场对自己假说的反馈读懂市场,再进行投资获利,这就是索罗斯的投资方法。
泰国, 企业, 索罗斯, 随心所欲, 基本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