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回复: 0

巴式投资者的未来

[复制链接]

81

主题

1

回帖

256

积分

积分
256
发表于 2021-6-11 19: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理-巴式投资者的未来
  巴式投资者的未来
  (陈理在中道巴菲特俱乐部2007年年会上的演讲稿)
  巴式投资者,顾名思义,是指以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为指导的投资者,也可以称为巴菲特流派的投资者或者巴菲特都市的超级投资者。如此看来,我们俱乐部会员基本上都属于巴式投资者。实际上我对巴式投资者的理解还有更深的含义,即除了投资风格接近巴菲特外,人生观、价值观、财富观等接近巴菲特,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巴式投资者。
  我认为,巴式投资者的未来总体来说是美好的。但未来美好的程度、幸福指数会有所不同,这和你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密切相关。
  一、私募基金不应成为巴式投资者的发展方向
  那么巴式投资者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呢?很多人把私募基金经理作为自己的理想,国内一些优秀的巴式投资者如但斌等人也选择了私募基金的发展方向,目前发展得相当不错。
  我思考的结果是否定的。我个人认为,私募基金不应成为巴式投资者的发展方向,至少它不应该成为巴式投资者的终极目标。
  1、私募基金的运作模式与巴式投资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财富观步不够吻合。
  巴式投资者的发展方向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财富观密切相关。
  巴式投资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财富观可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2)不要为了钱而工作,没有必要为了成功而打扮,快乐投资;(3)一定要变得富有以便为人类做出贡献。追求财富的目的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人类作出贡献。(4)“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获得的财富最终应该回馈社会。不把大部分遗产留给家人,保护好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等。(5)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以违法、违背价值观的方式投资赚钱。
  人各有志,无可厚非,但巴式投资者的发展方向除了要考虑如何更好、更快地赚钱、发展外,更多应该考虑更深层面的东西,如人生观、价值和财富观,你生命的意义,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巴式投资者没有必要为了成功而打扮,不应该为了钱而工作,而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为了钱而工作,为了虚名或迎合他人的期望而奔忙,那不是有意义的人生,实际上,最终也不会达到很高的境界,取得卓越的成就。就象为了钱而结婚一样不会有好结果,如果你本身就是有钱人,那你绝对是个疯子。
  私募基金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被迫干很多违心、违背价值观甚至违法的事。不要光看很多成功的私募基金经理名噪一时、风光无限,但他们背后累得吐血,承受的压力、心路历程的艰辛也是众人无法了解的,他们未必是快乐和幸福的。如果再看失败的基金经理,结果更惨了,私募基金经理快成“思墓”基金经理了,就是想死了。
  2、私募基金的短期业绩压力不利于巴式投资者投资水平的发挥。
  巴式投资者的发展方向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方法的内在要求密切相关。巴菲特投资学,是一门“有灵魂”、“有良心”的创富学。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是从经营企业的角度投资,把资金以适当的价格配置给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做的是回归资本市场本质的事。但大家知道,资本市场已经发生异化,偏离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初衷,变成了大多数人投机的场所。所以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在回归本源的同时又是反大众的,是一种选择性反向投资策略。这就要求巴式投资者独立思考、脱离群众、逆风飞扬;要求巴式投资者从经营企业的角度、长期投资、集中投资,忽略短期波动、忍受暂时的低回报或跑输大市,没有好的机会还要长期等待,这就要求巴式投资者对投资决策和投资资金具有绝对的控制力。但私募基金由于资金是客户的,缺乏实质的控制权,大多数钱的主人是很愚蠢的,只想赚快钱、赚大钱,很难真正理解巴菲特思想,沟通起来困难重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做宣传、沟通、解释、说服和营销工作。不少私募基金经理感叹道:“既要追求收益率,又要保证客户资产安全,还要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真不容易啊。”,短期业绩排名带来的压力,严重干扰巴式投资者的心态和投资水平的发挥。
  3、私募基金需要高调宣传,从而带来负面效应。
  一是高预期。高调宣传必然带来高预期,做得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失望,带来压力。巴菲特是降低预期的大师,他经常在至股东信和股东年会里降低预期。降低预期值,可提高满意度和幸福感。如家的CEO孙坚和我们聊天时也提到,他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管理好董事会的期望值。
  二是嫉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查理芒格说,嫉妒是七宗罪之首。
  三是分心。私募基金很容易变成娱乐明星,分散精力,迎合公众的期望,扭曲自身的评介标准,容易做出非理性的举措;
  四是骄傲。如果做出成绩得到公众的吹捧,容易产生骄傲情绪。骄傲也是人性的顽固弱点之一,即使最虚怀若谷的人,一定会在私底下为自己的谦虚而感到骄傲。
  4、私募基金的发展面临较大的投资环境制约。
  一是合法性成问题。绝大多数私募基金没有合法性。信托计划和合伙公司的方式相对合法,其他以公司名义的委托理财都是违法的。
  二是税收高。美国的私募基金,包括巴菲特早期的合伙公司,都是免企业所得税的。但在中国则需要征收企业所得税。很多私募基金采取不入账的方式逃避税收。
  三是关系复杂。复杂的合伙人关系,复杂的客户关系处理,给私募基金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干扰。
  大家知道,巴菲特和芒格都因为受够了复杂的合伙人关系带来的压力和干扰,而终止合伙公司的运作。其中查理芒格私募基金的经历是十分痛苦的。他创立私募基金时,正逢牛市,刚开始业绩不错,但很快碰到73-74年的金融危机,基金净值下降了53%,一位合伙人不听查理芒格的劝阻,在熊市底部坚决退出,损失过半,这件事令查理芒格十分痛苦。它一直自信作为律师,很能说服人,没想到失败了。1975年,股市大幅回升,1976年芒格就结束了私募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面临危机时,巴菲特曾试图收购,但他提出的条件是只接管其投资组合,不保留其复杂的合伙人关系。
  5、私募基金较高的收费标准长期很难跑赢大势和优秀的公募基金,从而缺乏优势和后劲。
  大家知道,世界一流的投资业绩,长期看,只能超越指数5-10%,但私募基金通常收取2%的管理费+20-30%的业绩提成,再跑赢指数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巴菲特对私募基金也是屡屡讽刺。他批评这些私募基金,为了跑赢指数、取得高回报,就采取高冒险的投机策略,运气好的时候业绩优异,获取高额提成;运气差的时候就关门大吉,过几年再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最新一期的价值杂志,就私募基金今年业绩跑输公募基金的话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当然进行半年、一年的短期业绩排名是非理性和毫无意义的,至少应该进行3-5年的排名。
  前阵子,俱乐部论坛转载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私募基金,苦恼的蜗牛”,会员们就此进行了讨论。有会员问:“资金少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想利用别人的资金为自已赚钱。就是做生意,做生意那有不烦的事?”
  我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资金少,自己投资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帮双方信赖的亲朋好友做个人的委托理财,合理合法。没必要搞私募基金那么复杂、那么高调,况且中国目前私募基金不合法,顶多打打擦边球,为了赚钱做违法的事、处理一大堆关系、到处作秀,实在得不偿失,智者不为也!
  规模小一些,注重内涵式的增长,假以时日,也可以做大,可贵的是可以保持非常好的心态,真正可以做到不战而胜,宁静创富。
  记得,2005年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和张志雄先生一起喝茶时,他也明确表示不愿意做委托理财和私募基金。
  综上所述,私募基金不应该成为巴式投资者的发展方向。即使为了完成原始积累去做私募基金,也应该吸取巴菲特、查理芒格的经验教训,激流永退,不能把它当成终极目标。
  我们应该向巴菲特学习,他最擅长说“NO”,他几乎没有做过他不想做的事,他只“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二、巴式投资者的未来
  既然私募基金不是巴式投资者的发展方向,那么巴式投资者的未来是什么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类似伯克希尔的投资控股公司。
  查理.芒格曾说,伯克希尔是非常好的模式,但奇怪的是模仿的人很少。伯克希尔好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决策权掌握在智者手里。巴菲特相对控股,加上家人和查理.芒格的股份,确保绝对控股,从而把决策权掌握在最有智慧的人手里。巴菲特说过,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在投资决策是个例外。
  第二、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与赢家共事,无为而治,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
  第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入。保险公司和其他优秀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握各种投资机会;
  第四、简单高效的企业典范。数千亿的资产,总部仅16.8人,没有会议,没有法律顾问,管理费用是共同基金的250分之一。
  第五、股东价值的经营导向。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经营目标,没有战略规划,没有强制性力量的束缚,理性客观地实现资本的最优配置。
  第六、双管齐下的业务模式。企业购并和证券投资双管齐下、左右逢源,实现了股东价值的持续稳定增长。
  巴式投资者的发展路径:三步曲
  第一步,个人独立投资。形成成熟、稳定的投资系统,建立自信心。10年
  第二步,个人委托理财。完成原始积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1000万;二三线城市500万,可以算是完成原始积累,翅膀硬了,也可以不作委托理财了。巴菲特2500万左右、芒格500万左右就结束了私募基金,不再接受委托理财。
  第三步,投资控股公司。企业购并和证券投资双管齐下,最理想能收购保险公司。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个人大概投资了800万美元,把伯克希尔从1000万美元的规模,再没有新资本进入的情况下发展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
  总之,只要选择了巴菲式的道路,巴式投资者的未来是美好的:快乐、长寿而且富有;巴式投资者的未来是丰盛的:财富增长和人格完善双丰收;巴式投资者的未来是圆满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完美结合。借用李嘉诚先生的一句话,巴式投资者的未来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过程。
  ☆☆转自Value杂志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8 21:55 , Processed in 0.1246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