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回复: 0

巴菲特失准了吗?

[复制链接]

88

主题

1

回帖

277

积分

积分
277
发表于 2021-6-1 10: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投资理财--迈克尔.麦洛 大卫.瑟楚克
  如果近来你对市场感到手足无措的话,不要感到难过,就连沃伦.巴菲特也不是十分确定应该如何与“市场先生”打交道。
  伯克夏.哈撒韦公司今天的股价是每股9万美元,与最高点14.7万美元相比大幅下跌。
  他在金融机构方面的主要投资,包括富国银行、美国运通、穆迪以及美国银行公司(USB)都出现了亏损,至少在短期之内是如此,其中有些股票正是莫林资本(Mooring Capital)一些经理和福布斯网站投资者频道团队(Forbes.com Investors Team)成员约翰.贾克曼(John Jacquemin)近来一直在大举卖出的。
  巴菲特是另一名最近受到坠落的尖刀(falling knives)打击的聪明的价值投资经理,遭遇类似命运的还有第三大道资产管理(Third Avenue Asset Management)公司的马丁.惠特曼以及雷格梅森价值信托(Legg Mason Value Trust)的比尔.米勒(Bill Miller)。尽管伯克夏公司并不是一只互助基金,但其股票价格的下滑和雷格梅森忍受的赎回痛苦是一样的。
  在福布斯网站投资者团队的讨论中,Invesco AIM的基金经理罗纳德.斯隆和Further Lane资产管理公司的马克.娄立特(Marc Lowlicht)都指出,在最近许多投资上,巴菲特都采用了优先股的形式,因此那些试图模仿他的投资者应该小心——在最近的投资中,巴菲特买入的是那些支付很高的股息以及缩水风险有限的优先股。
  律师寇德.拉格曼(Kord Lagemann)提醒我们,巴菲特并不是绝不会犯错的,哪怕他的确得到了最优厚的投资条件,他还是会犯错。关于这一点,寇德举了美国航空的例子。接下来,娄立特表明自己想追随巴菲特的投资脚步但不会买入伯克夏的股票,不想受到巴菲特新闻影响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于布鲁斯.伯考维茨(Bruce Berkowitz)管理的Fairholme基金。伯考维茨一直把伯克夏当作他持有的最大的股票,他的其他投资则具有浓烈的巴菲特风格。
  那些对弄懂巴菲特正在对什么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去阅读他成卷的给股东的年度信件以及发表的文章。
  去年10月,当市场暴跌时,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买入美国,我已经开始行动”。在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人们十分熟悉的、重复了多次的观点:坐在市场之外等待经济复苏的投资者将不可避免地错过买入的最佳时机,进而导致进入股市太晚。
  在他1997年写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和芒格写道:“当你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时——‘随着市场大跌,投资者损失惨重’,真正的投资者应该欢笑。在你的大脑中应该对这个标题这样编辑:‘随着市场大跌,非投资者(Disinvestors)损失惨重,但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尽管作家经常忘了这个真理,但对每一个卖家来说都有一个买家,使一方受损的事必然使对方获益(就像人们在高尔夫比赛中说的那样,每一次击球入洞都会让某些人很开心)。”
  《纽约时报》的那篇文章中体现出的巴菲特是巴菲特的经典形象,在1985年的致股东信中,他和芒格将市场人格化为“市场先生”,这位市场先生是一位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混乱情绪的骚动不安的人,有时候他会不顾一切地卖出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当市场先生打开钱袋准备大肆买入的时候,巴菲特和芒格察觉到了市场崩溃的迹象。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有一个十分奇妙的观点,即市场保持非理性的时间要比投资者保持具有偿付能力的时间更长,因此很多投资者等不起,因为他们的偿付能力有限。但这个观点对巴菲特而言并不适用,因为他具有大量的偿付能力供其支配,他有市政天然气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股票为他在金融机构的投资损失提供缓冲,他手上持有的还有媒体和消费类公司的股票,如可口可乐和宝洁。与众多小投资者不同,富豪投资者巴菲特等得起。
  在“买入美国”的终极行动中,伯克夏已经从哈雷戴维森公司购买了3亿美元的债务,另一家脆弱的价值投资公司戴维斯精选顾问(Davis Selected Advisers)公司也在哈雷公司中投入了和伯克夏相当的资金。哈雷公司的目标是融资10亿美元,现在它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与此同时,巴菲特也帮助通用电气和高盛进行了资本化,向其投入资金,买入了支付股息的优先股,这种投资形式一方面控制了伯克夏的风险,另一方面让巴菲特可以等待复苏的到来,那时他可以从其上涨的价值中再赚一笔。
  需重申的一点是,巴菲特之前曾玩过这一手。追溯至1989年,他同样是以购买优先股的形式向所罗门、吉列、美国航空以及冠军公司进行投资,虽然他从这些投资中得到的结果喜忧参半,但引述他1989年的致股东信非常有价值,在这封信中他详细解释了他这么做的考虑:
  “如果工业经济阻碍了我们所投公司超常表现,我们谈判得到的优先股投资架构将给我们带来中等回报,但如果我们所投公司赚取的回报高于美国工业公司的整体状况,我们就将获得相当有吸引力的回报。”巴菲特和芒格写道。
  他们随后解释说:“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预期这些优先股都将回报给我们本金外加股息,不过,就算这些构成了我们所有的回报,结果仍会令人有些失望,因为我们放弃了灵活性,最终我们将错失一些在未来几年中必然会出现的重大机会。”
  信件结尾之处,巴菲特和芒格呼吁其他投资者追随伯克夏的领导:“我们相信伯克夏的投资同样将使我们所投资的公司受益,每家公司的其他股东也将在我们买入普通股之后的几年中获利。这种获利将来源于这个事实,即每家公司现在都有了一个主要的、稳定的且对公司业务感兴趣的股东,这位股东自己的董事会主席和副主席通过伯克夏的投资间接地将他们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投入到所投公司中去。”
  巴菲特和芒格只需把其中提到的公司名称改为哈雷、高盛和通用电气,其他内容保持不变,就可以很容易地重写这封1989年致股东信。
  ……
  (全文约4,800字,请参见《Value》杂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1:02 , Processed in 0.1020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