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回复: 0

私募基金以巴菲特思想为指导?

[复制链接]

91

主题

2

回帖

289

积分

积分
289
发表于 2021-6-1 10: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年前的私募基金是坐庄派,已经死得很惨。现在市场上的生存者是浪里淘沙的职业人,他们明白靠资金称王的天下已经不复存在,私募基金的掌门人开始崇拜巴菲特,他们在不同的市场中寻找可能的投资机会,出手前更多地基于价值判断。也许几年后,他们之中就能冒出个国产的“巴爷” 先生是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的副总裁,他的公司位于北京紫竹桥畔的一处写字楼顶层。在J先生座椅旁的墙上,贴着一张A4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一行字——“每周都要赚一点”。这样的“标语”同样出现在他的操盘手、风险控制专员等人的身边。
     “赚一点”?这话似乎和人们记忆中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私募基金有些不搭界,甚至让人感觉有点小家子气——直觉中的私募基金应该是和江湖气、激进、神秘这些词联系在一起才对。
     J先生却不以为然,“别以为我们一年可以赚得翻几个‘斤斗’,其实只有获得稳定的收益我们才能生存下去。”
     生财之道
     私募基金就像一只资本市场中嗅觉灵敏的猫。法人股、封闭式基金、商品期货、黄金,甚至是房产投资、风险投资、并购基金、三板市场,哪里有投资机会,哪里就有私募基金的身影
     私募基金素来有“富人俱乐部”之称,他们的收入来源既不像公开销售的基金那样收取管理费,也不是如同投资咨询公司那样收取会员费,他们拿的是收益提成。只有帮客户赚取了实实在在的绝对收益,私募基金才能获得代客理财的报酬。
     虽然都是“富人俱乐部”的成员,但是从几百万的“大户”到三五十万的“小户”,没有两个人的需求完全相同。这难不倒私募基金。
     对于资金量大、能承受一定风险的客户,私募基金会通过多种方式,帮他们博取诱人的收益率,一般年收益至少在30%—50%。这样的年收益对投资高手来说也许并不稀奇,但不谙投资之道者听了还是会张大嘴巴,这些钱从哪里生出来?
     X先生是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的掌门人,他的高端客户通常每年可以拿到30%的收益。X先生最擅长玩的是“无风险套利”游戏,眼下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给了他新的套利机会。
     X先生告诉记者,上市公司完成股改后,法人股有一定锁定期,在锁定期内不能出售股票。如果法人股股东急于变现,可以提前折价卖给私募基金,折价的幅度根据企业情况而定,可能打折30%。锁定期一过,X管理的基金就可以进行变现了。“这基本上是无风险套利,首先这些股份一定会上市,其次我们预期在锁定期内企业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即使把折价全部跌去,至少也不会亏本。”
     此外,X先生还常常向证券市场的融资者发放股票抵押贷款,融资方把股票抵押给他,换取资金,利息通常在8%—10%。
     开篇提到的J先生则采用了“宏观对冲”法则——利用全球各个金融市场之间运行周期的不同,发现和发掘投资机会,在不同市场切换。“这样做的好处是,投资更灵活,收益更高。”
     这两年J先生主要在做铜期货,他在电脑里打开了一张在很多公开场合都极具说服力的走势图。这是一张将铜期货的走势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盘指数叠加在一起的图,两条走势迥异的曲线形成了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价值投资商学院 Touzi.MBA

GMT+8, 2025-7-19 05:38 , Processed in 0.0990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